屈原的代表作古诗63句优选

admin590
屈原的代表作古诗63句优选-初雪句子网

屈原的代表作

1、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1)、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战国时代楚国人。贵族出身,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小的时候受过良好教育,知识广博,记忆力强,了解国家治乱的道理,口才和文笔又都非常出众。青年时代他做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在朝廷里,经常与楚怀王商议国家大事,起草命令;出到外面去,就接待外宾,与诸侯对答,内外工作都做得很出色。他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联齐抗秦。起初,楚王很信任他。

(2)、 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3)、《惜往日》:惜,痛惜、哀伤;往日,指过去的岁月。题意是痛述、回忆过去的日子。诗中回忆了早年曾受怀王信任,起草宪令、参政议政的情节,叙述自己遭受谗言被罢职、奸臣当道、理想破灭的痛苦遭遇,抒发自己无端受诬陷而君王又不明察的心情。

(4)、明代学人汪瑗在其《楚辞集解》中指出:“篇内曰:‘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此《离骚》之所以名也。”以《离骚》诗中的话“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断为《离骚》命名的依据,这是汪瑗卓有见地的发现。笔者认为这也是屈原在诗中的点题之笔,点睛之笔。

(5)、《离骚》为屈原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长篇抒情诗,也是屈原带自叙性质的诗,揭露楚国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屈原追求政治革新、振兴祖国的“美政”思想,并抒发了屈原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不惜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

(6)、(11)薜荔:蔓生香草。柏(bó伯):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凡香草类皆指君子,腥秽类皆指小人,君子流芳名,小人流臭名,以气味类推,除此皆如此)

(7)、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此不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深刻批判。

(8)、第49期:歌剧《魔笛》——综合性古典歌剧的典范

(9)、《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10)、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11)、第75期: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新时代的“莎式”爱情

(12)、屈原在《离骚》中7次用到“离”字,是该诗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你看:

(13)、第78期:话剧《古玩》——民族的文化与骨气

(14)、(题解)《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5)、第67期:歌剧《灰姑娘》——没有南瓜车的“灰姑娘”

(16)、驾驭着玉虬啊乘着凤车,飘然离开尘世飞到天上。

(17)、3居:住所,这里是指一生所选择的道路和归宿。

(18)、褚斌杰先生也说:“我们认为《离骚》作为屈原长诗的标题,应是与诗的思想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一般说来,屈原作品大都倾向于有标题,如《哀郢》、《天问》、《桔颂》、《怀沙》等等,无买是其思想内容的概括。《离骚》之‘离’作‘离别’解,是在诗中可以找到内证,而且平实可信的。”

(19)、这“神游”是《离骚》形象结构的中心层,是组成“想象飞行”这个“形象群”的基本要素,是《离骚》追求真善美的浪漫诗思的“情节”基础。这个“神游”是屈赋里相当强大的“动机”或“母题”……《离骚》是“神游”的大展开,而《涉江》号为“小离骚”。可见二者在《楚辞》里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0)、第55期:话剧《龙须沟》——融小说的表达方法于话剧之中

2、屈原的代表作古诗

(1)、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2)、第71期:歌剧《黑桃皇后》——柴可夫斯基超现实主义歌剧

(3)、(13)涔(cén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极浦:遥远的水边。

(4)、(31)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5)、姐姐对我遭遇十分关切,她曾经一再地告诫我。

(6)、渡过沅水湘水向南走去,我要对舜帝把话讲清。

(7)、3和调度: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和自己的心情

(8)、 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9)、 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

(10)、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11)、第44期:音乐剧《妈妈咪呀!》——一场音乐的狂欢

(12)、古往今来,凡是中国读书人,只要一提起屈原,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代表作《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冠绝古今,与日月齐光,铸成了中国的民族魂。作为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凝结着诗人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激情,是古典诗歌的高山幽谷。它以神奇的语言和浪漫的音律,用凄婉、沉郁、柔绵、旷达、洒脱、迷狂、悲哀、痛苦、欣悦、华丽、空灵、豪放等多重的情绪和风格,吟唱出千古不朽的绝句。

(13)、对先祖们如此亲子爱民的美好德行,屈原一定深为所动,再联想到奸佞横行、楚王昏昏的朝廷,屈原更是愈加怀念楚之先祖,于是将先祖们写进了诗篇中。

(14)、  而这七次使用,都是将“离”作为“离别”、“离开”、“分离”之意。这就极其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标题“离骚”中的“离”就是“离别”、“离开”的意思。如果还要认为“离骚”是什么“畔牢愁”、“牢骚”、“遭遇忧愁”的意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身为古代第一个语言大师的屈原,为什么要故弄玄虚,偏偏要用一个跟诗中七次使用过的“离”意相悖的意思作为标题,岂不是连起码的写作常识都不懂吗?何况那个年代还不兴文字狱,根本用不着象曹雪芹那样去搞“假语村言”。

(15)、第48期:话剧《四世同堂》——老北京的风俗画卷

(16)、(6)薠:水草名,生湖泽间。骋望:纵目而望。

(17)、《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18)、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9)、《溆浦县志》还记载:“恭惟国家诞敷文教,洋溢遐迩,溆虽僻远,应试者二千余人,文业之盛,甲他邑。”溆浦文化之发达,名列整个大湘西之首。1978年10月,笔者在北京采访沈从文先生时,这位一度被瑞典皇家学院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大作家,一提起溆浦就赞不绝口:“你们溆浦是出人才的地方,妇女领袖向警予,出版学家舒新城,历史学家向达,国际贸易学家武堉干。”说一个人就大拇指一翘,如数家珍,钦佩之情跃然眉梢。

(20)、1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3、屈原的代表作和名句

(1)、(题解)在此诗中,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中的描述中将大场面的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有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

(2)、(8)参差:长短不齐,这里指楚怀王思念贤良而无心于音乐,其好吹奏乐器,而因思念贤良而吹错乐音时值。

(3)、我认为“楚之先君说”较为合符情理。前面已讲过,溆浦是苗蛮集团的主要聚居地和主要活动中心,亦是楚国建国之前的大本营和根据地的一部分,而屈原前来溆浦也正是带有寻根问祖之意。相对郢都来说,溆浦当然遥远而又偏僻,但作为紧靠沅陵崇山的苗蛮集团的主要活动中心,这种遥远和偏僻,往往更容易激起一个人对远去的祖先的好奇和冥想,从而生发出强烈的怀念之情。所以,屈原来到溆浦后,拜访了善卷隐居的卢峰山和大禹治水的圣人山,必定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有关驩兜、鬻熊、熊绎等先祖在崇山(也包括溆浦)的传说和故事。

(4)、正因为他是太阳神的子孙,得天地高阳之正气,所以他在《离骚》中的三次神游,能够指挥天宫、天体诸神,命令日御羲和驾驭太阳龙马金车,饮马咸池,总辔扶桑,叫“前面为月神驾车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风神飞廉紧紧跟上”。你看,这多么象小太阳神东君的“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萧兵在其《楚辞的文化破译》中进一步指出:

(5)、第31期:辽宁大剧院多部儿童剧陪你“云”过儿童节

(6)、品赏屈赋,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南楚大地神妙的烟雨雾岚,奔泻着湍激的瀑布涧流,喷射出奇幻的云霓霞彩,回荡着狂野的巫风傩韵。

(7)、(35)遗(wèi味):赠予。下汝:楚怀王处屈原之下。

(8)、离骚,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的忧愁。

(9)、在《离骚》中,这是最为现实、最为世俗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我们透露出许多的信息,女媭为什么要挨家挨户去说明屈原的冤情?这句话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女媭所居住的村子里(即泸溪县上堡乡白沙村),有很多的亲友,有很多的村民,他们都很关心屈原命运,但对屈原遭受的冤情不但不了解,反而有着许多的误解,身为长辈的女媭,多么想挨家挨户去上门解释,可是能说得清吗?一个贤慧慈爱的女长辈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10)、现在我们已经看出来了,屈原在《涉江》中说的与舜帝神游昆仑天庭,只是心中的想法,要等到了溆浦请示舜帝之后才可以进行。到了《离骚》中,神游的愿望才得以全部实现,并且神游了三次。

(11)、 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1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

(13)、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以江山之助乎?”

(14)、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会议中的历史上的该年“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因为那一年正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也是其他三位文人逝世的“大年”。类似的活动后来也曾举行过多次,如迦梨陀沙、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为1956年“世界三大文化名人之一”)

(15)、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

(16)、作者通过三次神游,虽然获得了暂时的愉悦跟快乐,但最终仍然未能摆脱遭受群小诬陷、打击和君王猜疑、放逐的痛苦和悲愤。

(17)、悔相道119之不察兮,延120伫乎吾将反。回121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122之未远。步123余马于兰皋124兮,驰椒丘且焉止息1进不入以离尤126兮,退将复修吾初服1制128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129以为裳。不吾知130其亦已兮,苟131余情其信芳。高132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芳134与泽其杂糅兮,惟135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136兮,将往观137乎四荒。佩缤纷138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1民生140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1虽体解吾犹142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

(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89之多艰余虽好修姱91以鞿羁兮,謇朝谇92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94兮,又申95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97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98嫉余之蛾眉兮,谣99诼100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101规矩而改102错10背绳墨104以追曲105兮,竞周容106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107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108兮,余不忍为此态109也。鸷鸟之不群110兮,自前世111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112而相安?屈113心而抑志兮,忍尤114而攘115诟1伏117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

(19)、第26期:文化惠民月特别活动——《历年五月演出特辑》第一期

(20)、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4、屈原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1)、第32期:芭蕾舞剧《白毛女》——对旧社会的控诉与批判

(2)、 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3)、捐余袂兮江中,(33)遗余褋兮澧浦。(34)搴汀洲兮杜若,(35)将以遗兮远者;(36)时不可兮骤得,(37)聊逍遥兮容与!(38)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