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古诗4句108句优选

admin590

关于腊八节的古诗

1、关于腊八节的古诗

(1)、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2)、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3)、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4)、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5)、 《腊八粥》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6)、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7)、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8)、腊八到,祝你遇八就大发:事业发,爱情发,生活发,事事都会发。

(9)、寒更人欲定,钟鼓应清漏。刮面苦寒风,侵凌透羔袖。

(10)、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11)、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2)、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13)、文孙可无念,成命我膺受。恳悃竟何禆,穷苍庶阴诱。

(14)、腊八从上古起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祭祀这天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腊八粥、腊八蒜或者喇叭面等。

(15)、杞人固多忧,眉宇尚双皱。至治有馨香,非登亦非豆。

(16)、诗中可以看出,在寒冷的冬天,难得的阳光正好高照,本来是应该高兴,只可惜,作者心里想着逝去岁月,不禁感叹万千。

(17)、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腊八粥》——(清)李福

(18)、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19)、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20)、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2、关于腊八节的古诗4句

(1)、 唐.杜甫--《腊日》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2)、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3)、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4)、每逢腊八节,文人墨客们感触良多,写下了一句句关于腊八节的诗句。

(5)、***人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民间食俗,“腊八节”就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古时,在腊八这天,人们都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煮食腊八粥。

(6)、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7)、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近代〕

(8)、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9)、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陶渊明《腊日》

(10)、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11)、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12)、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13)、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14)、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15)、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16)、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17)、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18)、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19)、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20)、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3、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词简短

(1)、过了腊八就是年,就要回家过年了,期待吗?!

(2)、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3)、晋·裴秀——《大腊》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杜甫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4)、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5)、(文字选编自三联《关于腊八节古诗词8首》)

(6)、天门俯而人,咫尺即牲囿。牺人报名物,有兔实居首。

(7)、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8)、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9)、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10)、释义: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1)、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12)、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13)、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14)、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 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15)、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16)、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17)、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18)、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19)、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20)、 春思 皇甫冉 〔唐代〕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4、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词唐诗宋词

(1)、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2)、腊神方遇长至屡逾九。郊禋重省视,臣职在奔走。

(3)、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4)、译文:腊月的微风里已经微微有了些许春意,因时而动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看到邻家的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的脚印重重叠叠。体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药物,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今天邻居送了我腊八粥,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5)、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6)、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7)、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8)、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9)、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10)、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11)、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12)、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13)、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14)、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15)、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16)、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17)、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18)、清代张问陶《腊八日过叙州其一》: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19)、近现代胡云飞《腊八日有雪用海藏楼韵》:短巷深衢忘所归,寒灯薄晕雪初飞。有家天末庭芜老,为客岁除风息微。时弃命留心未死,负山填海梦终非。举头西北垂云翳,却对苍茫自敛衣。

(20)、腊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5、关于腊八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2)、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3)、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4)、《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5)、在***,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6)、感格极寅恭,犹能彻高厚。如今幸宁谧,一笑可开口。

(7)、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8)、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9)、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10)、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11)、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2)、 除夜雪 陆游 〔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3)、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14)、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15)、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16)、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17)、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18)、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19)、还家对妻子,附火索杯酒。却忆去年冬,燕齐半强寇。

(20)、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宋·苏轼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1)、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2)、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3)、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4)、彷佛胃昴间,如弓适盈彀。骑队间篝灯,平沙快驰骤。

(5)、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6)、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7)、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8)、桑园抵任丘,掠焚遭***手。都邑频戒严,郊坰谨戌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