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45句优选

admin590
一举两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45句优选-初雪句子网

一举两得的近义词

1、一举两得的近义词是

(1)、(成语解释)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2)、(成语解释)《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3)、他做好事一举两得,伙伴们知道了,都纷纷跑去做好事。

(4)、(典故出处)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就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

(5)、一举两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jǔliǎngdé,意为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6)、(成语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7)、    面面俱到: miànmiànjùdào

(8)、白话释义:免除他们十年的赋税,来作为报答他们迁徙的情意,一举两得,边疆充实,内地也宽松。

(9)、这其中的因果决不能颠倒!他一直以来追寻着的目标被弃之不顾,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更成了多此一举。心不甘,意难平。天地齐平,水远山长。万物千载,不止于心。飞鸟不立于世,流水不发于泥。问世间何须多此一举,惹牵绊生罪孽得以不枉此行。

(10)、今天我帮妈妈搬了一箱面条,即锻炼了身体,又帮了妈妈,真是一举两得。

(11)、(成语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12)、走进低碳生活,我们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健康快乐,真是一举两得。

(13)、(典故出处)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

(14)、白话释义:他们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这样就会照顾不过来,这两个城池如果被攻破,那么郢都也保不住了。

(15)、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16)、我们大都市应该多多植树,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服务于大众,净化出新鲜的空气,真是一举两得!

(17)、一举多效词语是错误的,正确的词语是一举多得。

(18)、蔡要展现自己的领导权威,或随扁逐流,在此一举。

(19)、     扬眉吐气:yángméitǔqì

(20)、一时工商界踊跃欢怀,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而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

2、一举两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革命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复待,你和他们说,等爸爸光复广州,马上就接他们回去,这是刚才在街上买的糖果,你交给孩子们。

(2)、我学着玩有趣的魔方,既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让脑子转得更快,一举两得。

(3)、(典故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4)、(典故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近义词)得意洋洋(反义词)灰头土脸、垂头丧气

(5)、(成语解释)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6)、    海阔天空 hǎikuòtiānkōng

(7)、(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8)、卞庄子听了不住地点头,果然,两只老虎斗了起来。不一会儿,小老虎死了,大老虎也受了重伤。卞庄子举剑刺死了大老虎,很轻松地一举两得。

(9)、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10)、(典故出处)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11)、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12)、(典故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3)、(成语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14)、出处:唐·崔致远《桂苑笔耕录》:“能将一箭落双雕。”

(15)、(例句)我早上为了不浪费时间,一边听英语一边写作业,真是一举两得。

(16)、rap:余味的天呼吸这空气这感觉要怎么说怎么做怎么去扛起每点滴美丽已经凋落的证据深秋飞雨冷漠风景有点多此一举是忘记还是牢牢紧记在下一秒起我就要决定怎么定这句想不清是你留给我的难题难提起放下的过去那些被遗忘的足迹雕刻在被偷空的森林里颓废怎么变华丽日记本的曾经被秋末的风抽离黑夜的叹息教我怎么学习逃避Yo草皮上有人曾经渴望若能把那岁月看你能否在我身旁青嫩过往已同弃于沧桑这答案让我一辈子陪伴也不敢乞求你原谅为你守在空旷的树底连风都有轻蔑表情狠心带走做人,你低下来,发现谁都不如你高了,但是还是要低下来,这是修养。有些人,低下来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清高,那样的人没什么了不起,他得用很多话让别人了解自己多么伟大,还不如不多此一举呢。

(17)、如果造的好,可以被选中,让所有的小粉丝们看到

(18)、(典故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19)、   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论》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孙龙心生一计,企图歪曲白马是马的事实,希望说服士兵。公孙龙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徵,就是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徵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徵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愚鲁的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惚弄士兵的话,应该这样说,白马不等于马,白马是马。马包含白马。不要闹出"白马不是马"、"苹果不是水果"及"你爸爸不是男人"的笑话。大开眼界dàkāiyǎnjiè

(20)、有时候你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在别人眼睛可能会是多此一举!

3、推选的近义词

(1)、走进低碳生活,我们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健康快乐,真是一举两得。

(2)、(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3)、(成语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4)、(典故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5)、梦中游离,不知秋风诈起。马路尘嚣,多此一举。普天看节日,沏茶闻风骚。树叶飘,树枝摇,白蝶寻觅处,雀悄悄。梦中游离,不知秋风诈起。犬儿三寐,侄子自嬉。不见路谁人,无心十六月。烟火空,烟尘穷,孔明灯泛滥,茶不浓。说久了废话,就像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往事不如烟,活的挺下流,跟鬼迷心窍没多大分别。看着别人放冷枪,我还要强颜欢笑,振作精神,玩得真是心绞痛。我们长大了,狗日的世界也复杂了,春风吹,我不醉,来,撒点野呗。

(6)、(典故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7)、(典故出处)《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8)、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特制者用宣纸,此外以廉纸印若干,定价极便宜,使学生亦有力购读,颇为一举两得。”

(9)、3垃圾回收既可以减少大自然的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10)、(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1)、你看那边院墙有个洞,我们去那里盯着,一来不会惹得小姐生气,二来可以防备袁浩,一举多得,岂不甚妙?

(12)、一举两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jǔliǎngdé,意为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13)、春秋时,鲁国的卞庄子和馆竖子听说近来山上经常有老虎出没,还伤了几条人命,便带了一帮人上山打虎。突然,几声虎啸震动了山林。

(14)、(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15)、(成语解释)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16)、    高高在上:gāogāozàishàng

(17)、释义:本义指用一块石头砸中两只鸟;现用来比喻一个举动达到两个目的。

(18)、(成语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典故出处)《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19)、(成语解释)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0)、(典故出处)《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4、一举两得的近义词和反义

(1)、Tips:今天的成语小故事课堂就到这里啦。

(2)、    金光闪闪:jīnguāngshǎnshǎn,金色的,金黄色的;黄金般的,形容特别高贵耀眼。

(3)、    三阳开泰:sānyángkāitài

(4)、    滴水穿石 dīshuǐchuānshí

(5)、(成语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6)、他建议在荒山坡上种植果树,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美化环境,可以一举两得。

(7)、有些人不爱护环境,我特别想发明一种机器,它既能让不爱护环境的人主动捡垃圾,又能让这些人主动爱护花草树木多好啊!

(8)、东汉·班固《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5)

(9)、(成语解释)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10)、(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11)、白话释义: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

(12)、事情考虑周详以后动手,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典故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14)、    井井有条: jǐngjǐngyǒutiáo

(15)、爸爸让我边扫地边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不一会地扫干净了,我的东西也收拾好了,真是一举两得。

(16)、造句:种花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怡情养性,真是一举两得。

(17)、突然有点淡淡的心疼,还有心痛对于不在乎的人的关心显得很多此一举我总是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后来才发现原来我做每一件事都是多此一举。

(18)、    飞蛾扑火 fēi é pū huŏ

(19)、这次期末我考试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表扬了我,同时也证明了我地努力没有白费,真是一举两得。

(20)、释义: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照顾不过来。

5、普通反义词和近义词

(1)、白话释义:我得到了临淄,也就是得到了西安孤,一定也是要一起灭亡的,这就是所说的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2)、(成语解释)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3)、(典故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4)、第一期:点击我收听“一心一意”点击我收听“一心一意”

(5)、(辨析)~和“一举两得”有别:~是比喻;“一举两得”是直陈;~着重指达到两种目的;“一举两得”着重指得到两种好处。

(6)、    班门弄斧:bānménnòngfǔ

(7)、(典故出处)唐·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红烟洗尽柳条轻。”

(8)、白话释义:朝廷十分错误的举动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即使是不能够恢复后位,也应当让范仲淹和孔道辅官复原职。

(9)、(典故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10)、(典故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11)、一举两得,一箭双雕,都是前人智慧结出的硕果。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同时收获两方面的好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汪廷讷《种玉记.第九出》:”既断他往来之路,又全你兄妹之情,岂不一举两得?“

(12)、(出处):西汉·刘向编辑《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曰:“……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13)、(成语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14)、(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5)、第六期:惦记我收听“一刻千金”惦记我收听“一刻千金”

(16)、(典故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7)、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就不妨真的作一次媒,而一箭双雕的把蓝与冠都捉到手里。”

(18)、卞庄子从腰间拔下刀,握在手里,悄悄地向前走,刚要冲上去,就被旅店伙计制止了。卞庄子不满地说:“为什么不让我去抓那两只老虎?”旅店伙计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着急,现在这两只老虎很显然都想得到那头牛,所以一会儿势必会发生争斗。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照现在的情形来看,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小老虎被咬死,大老虎受伤。我们何不等到它们斗出个结果,然后打死最后那只受伤的老虎就行了。可以轻而易举地一次消灭两只老虎,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19)、(典故出处)《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20)、(成语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我学着玩有趣的魔方,既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让脑子转得更快,一举两得。

(2)、(典故出处)《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3)、示例: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4)、(典故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5)、走过这岁月山水,手里握着这大把大把的时光,总有一些惊艳的时光和你心有灵犀。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那些明眸善睐的风景,总会让你觉得,所有的纠结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执着都是多此一举,所有的烦恼更是庸人自扰。----恒愚法师《蝉噪野风秋》

(6)、(典故出处)唐·刘氏瑶《暗离别》诗:“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7)、(成语解释)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8)、    朗朗上口:lǎnglǎngshàngkǒu

(9)、(典故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10)、(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位单道台办事一向是面面俱到,不肯落一点褒贬的。”

(11)、(典故出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12)、经过刚才的细致分析,相信每位同学必定会被其中的情节所感动,由此会想起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倾诉,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演项目,这也可以说是这堂课的高潮部分,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

(13)、(解释):一举两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jǔliǎngdé,意为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14)、(典故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15)、萌萌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呀,她只做了一件好事,却获得了两个荣誉。

(16)、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7)、(典故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8)、HI,我是哈哈老爸,这里是我为你们开辟的一个新专栏,叫做《哈哈老爸说成语》。以后每周二推出,周六复播。让我们一起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每一个成语的来龙去脉,历史典故。更可以孩子学习中文知识,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19)、对她们来说,婚姻是她们最好的归宿,她们一生的成败就在此一举。

(20)、你已经不爱我了,我何苦自欺欺人,何必画蛇添足你已经不要我了,我何必牵肠挂肚,何必多此一举如果做不到你所承诺的何必又去多此一举的对别人增添不必要的忧愁

(1)、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2)、    斤斤计较: jīnjīnjìjiào

(3)、有虎争食,卞庄子欲刺之,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杀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4)、造句:运用这个一石二鸟之计,可让我们事半功倍!

(5)、(解释): 美:美好。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6)、只要我们动手把教室搞干净,我们既可以在环境好的地方学习,又可以美化校园卫生,真是一举两得。

(7)、妈妈让我陪她逛街,在路上我请求妈妈给我买点东西吃,妈妈爽快的答应了,还给我买了很多新衣服,我笑着说:“这次逛街我一举两得。”

(8)、第五期:点击我收听“一鸣惊人”点击我收听“一鸣惊人”

(9)、出处:唐·崔致远《桂苑笔耕录》:“能将一箭落双雕。”

(10)、我早上为了不浪费时间,一边听英语一边写作业,真是一举两得。

(11)、(典故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2)、(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13)、妈妈让我陪她逛街,在路上我请求妈妈给我买点东西吃,妈妈爽快的答应了,还给我买了很多新衣服,我笑着说:“这次逛街我一举两得”。

(14)、(成语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5)、(典故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16)、(成语解释)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17)、造句:辉煌的辉,这样一来,不但大气,而且阿灰听得懂,一举两得,怎么样?我看啊,倒不如养几只鸡,鸡不但温驯,你打猎时,鸡还能生殖,一举两得。白桃花定定神,想出一条一举两得的妙计。征集各处民谣,即借此作广告,揭载样本,算是一举两得。

(18)、...........................................................................................................................................

(19)、这次期末我考试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表扬了我,同时也证明了我地努力没有白费,真是一举两得。

(20)、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他们清楚这是成败在此一举的时候,所以他们向我“开火”。

(2)、出处: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特制者用宣纸,此外以廉纸印若干,定价极便宜,使学生亦有力购读,颇为一举两得。”

(3)、(成语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4)、(典故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5)、...........................................................................................................................................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