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句成语带解释500个简短精选好句

admin590
111句成语带解释500个简短精选好句-初雪句子网

成语带解释500个

1、成语带解释500个及造句

(1)、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协调,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露出来。

(2)、成语用法:深情厚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3)、解释: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4)、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5)、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6)、央视制作《中国文字发展史》讲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建议收藏观看(1-10集)

(7)、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8)、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9)、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10)、(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成语;⑥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11)、比如,刻舟求剑。是根据《吕氏春秋·察今》的语言形成的。比喻拘泥呆板,脱离实际。又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

(12)、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

(13)、雪照云光:雪地上面天空中的白色光亮,比冰映光要亮。

(14)、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15)、误例:一个测试下来,有人轻松跑完了全程,有人勉强完成,有人却没跑下来。面对着这参差不齐的成绩,毛教练一筹莫展。

(16)、老生常谈:老生,指年老的书生。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

(17)、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18)、误例: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19)、误例:考前虽然夜以继日地复习,但还是有两门课挂了红灯,其他科目也差强人意。

(20)、精神矍铄(jué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2、成语带解释500个简短

(1)、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给人的教育启迪,通过成语这种方式,把它的精神实质流传了下来。

(3)、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4)、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5)、比如,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去追赶太阳。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6)、☞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7)、成语用法:虚情假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8)、误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9)、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

(10)、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1)、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12)、免费保存!全干货!词组古诗横线格田字格空白格

(13)、随:随从,依从;欲:想要,希望。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4)、第二步,再看第一空,该空体现“将电脑科学、统计学以及社会科学能够有机地合为一体”,体现出大数据研究的威力,“融合”较为符合语境。而“综合”仅仅是将诸多个体整合起来,并不会合为一体,故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

(15)、万壑争流: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形容山中胜景。

(16)、☞预习|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检测、同步练习、期中期末试卷等材料)整理完毕,免费下载

(17)、(解释):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18)、一尘不染: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清洁、干净。

(19)、误例:邻居大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耐人寻味,她是批评我们家晚上总是出声影响他们休息吗?

(20)、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3、成语带解释500个字

(1)、一年级卷面综合练习(上册)       一年级卷面综合练习(下册)

(2)、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3)、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4)、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5)、纵观近十年的国考及各地方省考逻辑填空的命题特点,我们发现在成语辨析题上有一种趋势,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7)、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8)、☞统编语文7-9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全)

(9)、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10)、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1)、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没有一点用处。  

(12)、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例:站在紫金山顶,一切尽受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13)、维:是;谷:穷尽,指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14)、防:防备;患:灾祸;然:如此。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15)、东施效颦:颦,皱眉。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16)、唱念做打:戏曲表演中的四种基本功。泛指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做好事。

(17)、数第一。屈指可数:为数不多。不是“屈指”皆可通。

(18)、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19)、海阔天空:比喻想像说话等无拘无束,漫无边际。

(20)、出处:唐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4、成语带解释100个

(1)、☞人教版初中英语7-9年级上下册英语单词课文朗读汇总

(2)、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人们认为是非常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却认为跟平常事一样,因此能安然处之,不慌不乱。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3)、端午节精美作品纸,送模板   父亲节精美硬笔作品纸

(4)、尘:尘土;莫:不;及:赶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5)、☞2020秋统编版7-9年级上下全册教案课件

(6)、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7)、(钟鸣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饭时敲钟奏乐,列鼎。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言重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东西用的三足两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说话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说话极有份量。(笙歌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幕燕鼎鱼)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在帐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动的鱼。比喻处境极其危险。(三分鼎足)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铜制成,一般圆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举鼎拔山)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的青铜炊器,大且重。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击钟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金属制打击乐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显贵用食时,打着乐器,列着鼎器。形容生活优裕,奢侈豪华。亦作“击钟陈鼎”、“钟鸣鼎食”、“鸣钟列鼎”、“鼎食钟鸣”。(鼎足之势)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势:局势。局势像鼎的三个足一样。比喻势均力敌的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鼎镬刀锯)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铜器物,三足两耳。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春秋鼎盛)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一言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份量重。一句话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语极有份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亦作“一语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问鼎中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人声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沸:沸腾。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三足鼎立)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青铜制的炊具,一般是三只脚。像三只脚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种势力的并立对峙。亦作“三分鼎足”。(力能扛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

(8)、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非常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样。

(9)、考虑到低学龄的孩子们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这里咱们也把难字、生字以练习题的形式做了注解和注音,帮孩子们强化记忆——

(10)、条:指的是由中央直属部委自上到下的一种指挥体制;块:指以地方行政当局统管的某一区域全部的行政行为的一种描述。条块分割比喻两种指挥体系把整个国家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领域。

(11)、爱莫能助:心里虽然十分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

(12)、误例: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13)、推:推想;及:到。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14)、蠢蠢欲动:蠢蠢:虫子爬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缓慢移动。

(15)、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16)、出处: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17)、10震耳欲聋:震得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8)、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19)、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20)、初出茅庐:初次出来做事。或比喻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还很幼稚。

5、成语带解释500个免费

(1)、独体字打卡练字42页,米回格      独体字 打卡练字42页,田字格

(2)、解释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富裕。易错写成“绰绰有裕”. 

(3)、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4)、漫:随便,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比喻自己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5)、滋生:繁殖、生育。另指引起、产生,多含贬义。

(6)、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7)、六畜兴旺:六蓄指牛、马、羊、鸡、犬、豕。比喻养殖业兴旺发达。

(8)、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9)、☞统编语文7-9年级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

(10)、☞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11)、误例: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12)、10放任自流:任凭事物自由发展,而不做干涉,大都为贬义,即放任不管以至于变得更糟。

(13)、二分明月: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14)、作文格专项训练         硬笔行楷荆霄鹏,笔画+偏旁专项练习

(15)、得:得到,获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16)、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17)、成语解释: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18)、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

(19)、观止,看到此便已足够了。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20)、误例: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是否是非典患者这并不重要。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种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2)、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误例:经过社区的教育,万里泊终于完成了社区矫正,他决心改弦易辙,重新做人。

(4)、呼:召唤;应:响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5)、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6)、解释: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7)、误例:在基因测序领域,只有中美日等国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多数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8)、(唤醒者)认识情绪,了解情绪,感受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9)、疾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就跟对待仇敌一样。形容正义感极强。

(10)、☞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11)、☞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