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句论语经典名句大全精选好句

admin590
90句论语经典名句大全精选好句-初雪句子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完整

1、论语经典名句50条

(1)、(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2)、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4)、出了问题,君子首先责备自己,而小人首先责备别人。

(5)、(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6)、家风:耕读传家久,孝友继世长;家训:知书明理,忠孝仁义,勤苦俭约,立业兴邦。

(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

(10)、生活中很容易遇到这样的人,说话很好听,很讨人喜欢,对谁都是满脸堆笑,但是很虚伪、很假,不是发自真心的,这样的人很少是为人厚道的,要敬而远之。

(11)、(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2)、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3)、“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6)、(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17)、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1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9)、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3)、(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6)、(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9)、?小学语文理解词语的18种方法,绝对的满分干货!

(10)、(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4)、(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5)、(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16)、(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0)、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庋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3、论语经典100句

(1)、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2)、?一二年级标点符号儿歌,好玩又好记,再也不怕标点符号难题!

(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4)、(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5)、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那些比自己地位地下,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求教,而感到耻辱。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7)、? 转给孩子:好看的硬笔字,要这样写!(附笔划)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人能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孔子认为这样还不够。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富贵却谦逊好礼,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0)、(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我曾经整天吃不下饭菜,整完都睡不着觉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还不如去学习。

(15)、(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17)、(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就举荐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随意否定一个人正确的言论。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时常忧虑不安。

(7)、(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8)、(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作文技巧|写作文前如何列提纲?家长一定要替孩子收藏!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 修改病句的口诀、方法,让孩子做一遍,考试不丢分!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3)、君子的过错,就像是日食、月食。有了过错,大家都看得见;改正了,大家都仰望他。这是孔子学生子贡的话,是颂扬君子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态度。

(14)、(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15)、? 《人民日报》选出最难认的30个汉字,很多人只认识第一个,你呢?

(16)、?句式转换之(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附练习有答案)

(17)、只有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够公正的爱护好人,憎恶坏人。

(1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19)、(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完整句子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6)、(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7)、(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8)、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0)、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