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中关于道德的名句143句优选

admin590
古语中关于道德的名句143句优选-初雪句子网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

1、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

(1)、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毛泽东

(2)、38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论语•雍也》)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乔叟

(6)、——脱脱一寸山河一寸金。——脱脱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

(7)、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出自唐代徐寅诗《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释义)人活着的时候,品行高尚,被世人称颂,死去之后哪还用得着树碑立传呢?

(9)、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10)、哲学家们蔑视财富,不过是想通过蔑视命运不赐予他们的东西,而隐瞒自己对命运赏赐不公的报复心理。这种蔑视也是一种保证自己在贫困中不致堕落的秘诀,是一种获得尊敬的改弦易辙--这尊敬是他们不可能依靠财富得到的。

(11)、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12)、许多人的眼睛都盯着你,许多人的手指都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厉呀!说明人的言行会受到公众严厉的监督。

(13)、(《诗经》)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金缨

(16)、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处)《国语·周语》

(19)、——白居易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

2、古语中关于道德的名句

(1)、——曹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诗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4)、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5)、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6)、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懂得放下,便可释怀。

(7)、(《孟子•尽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增广贤文》

(9)、——韩愈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12)、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1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14)、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拜伦

(15)、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16)、(《论语•卫灵公》)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8)、65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19)、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20)、放下,又是一种温馨。放下,往往会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放下,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勇气。

3、古时关于道德的诗句

(1)、穷则独善其⾝,达则兼善天下。——《孟⼦·尽⼼上》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4)、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5)、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6)、出自《尚书--大禹谟》,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7)、62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8)、(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9)、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10)、——三国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2)、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拉封丹

(13)、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该得志了。但这不是我的道路。——雨果

(14)、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知其缺点,对自己厌恶的人要知其优点。

(15)、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帕斯卡

(16)、——李悝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商君书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8)、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19)、10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20)、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4、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

(1)、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2)、4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3)、出自《孟子》。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

(4)、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8)、1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9)、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12)、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1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14)、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15)、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6)、——崔颢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17)、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9)、——陈子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20)、出自《韩非子·观行篇》,意思就是:人不借助镜子,光凭眼睛不能修整自己的胡须和眉毛;不通过道术,仅有智慧不会发现自己行事的失误和偏颇。

5、古代道德的名言警句

(1)、——陆游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2)、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4)、61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5)、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26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嵇康

(7)、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8)、出自清代张英语录。爱读书的人素质自然就高,种田的人自有饭吃,积德行善的人不会一败涂地,慎重选择交友对象的人会立于不败之地。

(9)、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闲:木栏,这里指界限。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10)、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11)、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12)、3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3)、县城俯京路,获见官舍里。淹留琼树枝,谑浪春泉水。

(14)、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15)、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16)、出自宋代《名贤集》。人虽年老,雄心仍在;人虽贫穷,德行不能有亏。

(17)、镜子明亮就不沾灰尘,镜面蒙上灰尘就不明亮。喻廉洁则明。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9)、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英国)罗素

(20)、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

(1)、⼠虽有学,⽽⾏为本焉。——《墨⼦·修⾝》

(2)、得到民心就能守住江山,失去民心就失去了江山。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论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5)、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7)、1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8)、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9)、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0)、出自《荀子·不苟》。君子行事,不以看似难得,却属于不正当的行为为贵。

(11)、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2)、(《国语》)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14)、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15)、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1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

(17)、无论做什麽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子路》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0)、47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1)、76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巴尔扎克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75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7)、(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8)、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

(9)、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麽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10)、——班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11)、出自《庄子·刻意》。性情温和宁静,不热衷于名利,就不会有患难的烦恼,也不会受到不正之气的侵蚀。这样的人,就可以保全他的道德操守,心力、精神也不会受损害。

(1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译文:孔子说:“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

(14)、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1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16)、——诸葛亮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8)、 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

(19)、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20)、一种思想可以亡国,一种思想却可以兴国,关键仅在公与私之间的一念之差罢了。

(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3)、(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