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名言名句摘抄大全146句优选

admin590
子贡名言名句摘抄大全146句优选-初雪句子网

子贡名言名句

1、子贡的名言名句

(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以自己的视角去看整件事,那么事事都不称心;

(7)、(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8)、(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10)、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论语》所说,不外乎君子之道。怎样才是真君子呢?

(1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6)、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2、子贡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1)、(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5)、(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1)、孔子回答他说:“这样也算不错了,但还是不如贫穷时依然乐道,富贵时依然好礼的人”。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3)、(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14)、(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   子贡看到,国家的法律制度虽然规定要举行某种会议、某种纪念活动,但会议、纪念活动成为了一种形式、走过场,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而且,会议、纪念活动越办越简单,不如取消。取消后,还可以节约一笔开支。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呀,你只看到节约了一笔开支,省了钱,没看到那样做把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取消了。虽然那些会议、纪念活动成为了一种形式,但只要那些会议、纪念活动还举行,就会时时提醒人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在,国家还在。如果取消了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国家还在吗?重要的法律制度即使完全变成形式,也比取消要好。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

(19)、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0)、《卫灵公》第二十三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被视为最具普世价值的名言。

3、子贡在论语中的名言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论语》

(4)、后来韩信被刘邦夺去兵权,又被吕后骗杀于宫闱,临死时才幡然醒悟:“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天意如此。”

(5)、(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7)、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8)、(译)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1)、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13)、(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4)、(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5)、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16)、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论语警句摘抄廉政格言警句廉洁名言警句论语警句_有关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赵良向他指出了变法的弊端,劝诫他及早抽身,并且在史书上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0)、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4、子贡名言名句大全

(1)、(翻译)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2)、《新唐书》有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3)、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在我们身边,也是那些富有正能量的人更受人欢迎。

(6)、(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9)、(译)孔子说:“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0)、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

(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论语》

(14)、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15)、(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孔子对弟子的基本要求,又是《论语》做人之道的基本准则。

(17)、《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子贡言论

(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3)、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边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而无所约束,文采斐然,我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

(4)、(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7)、(译)孔子说:“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8)、另外,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年轻人应“知行合一”的人生理念,与“言必信,行必果”是有高度一致的理念。

(9)、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

(10)、端木赐,别名子贡,字子贡,他是孔子七十二个领教到孔子学术的弟子之他生于公元前520年,什么时候去世的历史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子贡去世的地方是齐国。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15)、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7)、(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18)、而历史有两位先贤,用两部作品,将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那时鲁国制定了一道国法,说的是假如鲁国的人在其他国家看见自己国家的人被人买卖,如果他们愿意出钱把人赎出来,那么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国家的君王就会给他们奖励。子贡他是一个商人,他从其他国家买来了很多的鲁国人,但是却没有接受国家对他的奖励。子贡认为他自己很有钱压根不需要国家的奖励,子贡自愿为自己国家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孔子却骂了子贡。说子贡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种做法祸害了很多的鲁国人。

(2)、孔子也曾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5)、《卫灵公》第九段,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其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为名言。

(6)、(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9)、颜回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12)、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3)、小人却是自私又浅薄的,只对奉承的人感兴趣,也只对有利可图的事最上心。

(14)、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别人与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9)、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主张,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孔子说:假若真是力量不足,就会走到半道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自己停留不前。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1)、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颜回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5)、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8)、(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9)、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代他为母亲请求小米。

(10)、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

(12)、(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1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4)、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15)、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_子曰:曼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6)、(翻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17)、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18)、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插小道,若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子贡是孔子晚年的依靠,给予老师各方面的照顾。可以说,对于当时丧子丧妻的孔子来说,子贡成为老师的唯一安慰,作为老师最亲的人陪伴与照顾老师。孔子去世后,他为老师守丧六年,之后回到卫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而在此之前因为老师是鲁国人,他便跟随着老师,做了鲁国的专职外交家,为鲁国免去了不少战争。

(6)、(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