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句爱国情怀104句优选

admin590
陆游的诗句爱国情怀104句优选-初雪句子网

陆游的诗句爱国

1、陆游的诗句爱国情怀有哪些

(1)、(10)孙明梅《爱国诗人陆放翁》,《现代青年》1937年第7卷第3期。

(2)、金人还没有被逐出中原,陆游我却早已经就双鬓斑白,空有让忧国的泪水白白的流淌。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燃起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念,报效祖国,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4)、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此时虽值初秋,但暑威仍厉,使陆游不能安睡。他于东方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想到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心头惆怅做成此诗。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此诗以雄伟、严肃、苍凉、悲愤的景象,更是以一个“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5)、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6)、在寂静的冬夜里,陆游忘我的读书,他想起小儿子,于是写下此诗送给他。

(7)、陆游:自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文学家,爱国诗人想必大家从他的诗句中就能读出来。至于为什么是史学家呢,这里小编要说一下,陆游曾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就不作赘述了。在编史过程中,陆游还大力支持北伐。

(8)、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9)、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0)、(27)陈家庆《碧湘阁词槁:读放翁剑门诗》,《国闻周报》1936年第13卷第48期。

(11)、最豪情的爱国诗: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2)、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3)、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此诗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此年陆游89岁,卧病在床。他一生爱国,在弥留之际,仍然念念不忘被女真人霸占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国家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在家里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一消息告诉九泉下的自己。这首诗其实是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以其“悲”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那种不甘。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现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无限希望和坚定信念。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这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怜惜之情和悲伤之情!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国家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语言浑然天成,明白晓畅,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催人泪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前两句一横一纵,写出了万里大好河山的波澜壮阔。诗人描写奇伟壮丽的山河,显露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正因如此,后两联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给人更大的感情冲击,使人感到无比愤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其中“泪尽”一词,极尽故国遗民的酸辛苦楚。“南望王师又一年”,末句诗人写北地遗民的苦望,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表面写遗民,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内心的失望。病起书怀(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毫泼墨,写下此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言辞恳切,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首联叙事,叙写病起后因“病骨支离”以致“纱帽宽”,此处的纱帽渐宽一语双关,既指病后身影消瘦,又暗指遭遇免官,陆游一介孤臣居于远隔万里山水的异乡,心境悲伤不言而喻。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诗主旨句,纵然地位卑微,仍然忧国忧民,此处饱含诗人热爱国家、胸怀天下抱负的一腔热血。颈联以向“天地神灵扶庙社”的祈愿,寄予对君主统治和国家前景的担忧,“京华父老望和銮”一表对南宋统治者的不二忠心。尾联陆游挑灯夜读诸葛孔明“通今古”的《出师表》,探求救国济世的出路,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流露出诗人心系国家的忧心忡忡。秋晚登城北门(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16)、遗憾的是,他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因为此后的中国人代代以陆游为爱国典范。

(17)、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18)、陆游和唐婉本为情投意合的夫妻,却因为陆母的干涉而劳燕分飞。多年后,当他们在沈园重逢时,唐婉已嫁为他人妇。

(19)、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2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出自宋代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陆游的诗句爱国情怀

(1)、(29)朱右白《读放翁集》,《说文月刊》1940年第1期。

(2)、也该做个李晟那样的名将,带兵杀敌,收复沦陷的国土与首都长安。

(3)、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

(4)、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示儿》再次证明了对国家的爱。

(5)、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此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他回想起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此时的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亲临抗金前线,感慨万分,写下此词。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一个沙场建功之心,却无处作为,心愿还未实现,双鬓却已斑白,只能不甘的老死在沧洲,实在是可悲可叹。其五:《书愤五首·其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是该诗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北定中原、祖国统充分表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结,激励着一代代的爱国者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不息。

(9)、(4)振甫《爱国诗人陆放翁》,《读书中学》1933年第1卷第3期。

(10)、(5)陈丹崖《民族诗人陆放翁》,《中央时事周报》1934年第3卷第23期。

(11)、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13)、    诗词创作中有所谓依韵(又称原韵、同韵)、用韵、次韵等。依照陆游的诗而依韵、用韵、次韵者颇不鲜见,同样反映了抗日背景下,广大民众以各自的武器积极参与救亡图存的的情况。

(14)、《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1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6)、一腔报复无施展,一片赤子无人欣赏,唯有化作一篇篇杰作,流传于世,激励着后来人。

(17)、他感叹的是自己双鬓斑白,不能再去报效祖国了,有一种报国之志未酬的悲壮感在里头。

(1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19)、他告诫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陆游的诗句爱国诗

(1)、(1)万启煜《爱国诗人陆放翁》,《津逮》1932年第2期。

(2)、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3)、然而,陆游没有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忧虑,也没有为自己的体弱力衰感到难过。这个风雨大作的夜晚,陆游心中想着的仍是国家的安危,还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

(4)、最悲愤的爱国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凄凉的,可对于他来说,战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我想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他在《书愤》中说,

(6)、一个人活在世上,就算没法做个安期生那样的仙人,喝醉了,在东海里骑着鲸鱼玩耍游荡;

(7)、(9)陈松英《爱国诗人陆放翁》,《学术世界》1936年第1卷第10期。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9)、陆游的爱国情怀咱们看完了,接下来不妨了解他的爱情故事。在陆游的生命中,曾出现过一位令他刻骨铭心的女子,那便是他的表妹唐婉。对爱情诗词有些了解的诗友们想必都知道《钗头凤》两首感伤的词。

(10)、心碎的陆游在墙上题下这首《钗头凤》,感慨那段逝去的爱情。

(11)、客居京城,尝遍人情冷暖,满怀的落寞与愁绪,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中流露无遗。

(12)、真不愧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里,都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他恨不得上战场杀敌,为国收复失地。

(13)、我这样梳理三首诗,不知道对大家有无点滴启发?

(1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5)、    振甫《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是一方面批评政府的软弱无能,一方面藉陆游的爱国诗篇鼓舞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士气。此文《引言》即称“外族的铁蹄向我们中华民族作极度的蹂躏,在历史上已是指不胜屈了。每逢懦弱无能的政府,往往用和亲割地等等来求苟且的偷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着极大的污点”。而“现在外族的铁蹄又在向我们作竭力的蹂躏了,我们民族已到了生死的关头”。文章对当时文坛上流行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风气极为不满,纪念陆游就是要“反对一班躲在象牙之塔里,唤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懦弱者”,“反对空谈”、鼓励青年们像陆游那样去参军,以实际行动拯救民族的危亡。(4) 陈丹崖《民族诗人陆放翁》认为在南宋士大夫啸傲湖山、玩愒岁月的悠悠环境中,仍有一位“富于民族意识、怀抱满腔爱国热诚的诗翁陆放翁氏”,其“流风余韵遂产出宋末文天祥、谢翱、许月卿、谢枋得、郑所南、汪元量一班爱国诗人。……故放翁虽未达其北伐中原之目的,然民族精神方面,确受着他的感化力不小”。文章最后指出:“自唐以来,诗人善写征人之苦、战事之惨,如杜工部一派所作的《石壕吏》、《新婚别》、《新丰折臂翁》等是。这一派诗风虽也出于民胞物与、忧民至仁的诚衷,然较之放翁的悲民族的沦亡,其高下固自有别。此又为放翁的伟大处。”(5) 从思想视角看,陆游与杜甫相较是否有高下之分,未必如作者所论。但是如果说陆游悲慨民族沦亡,疾呼抵御异族侵略的思想境界与老杜民胞物与的思想同样伟大,则应大体不误。文章述及陆游对南宋末年爱国志士的深刻影响也颇有见地。韩敏《读陆游〈书愤〉书后》指出:“现在东北四省版图异色,华北亦岌岌不保。关塞长城之险,敌我共之,与北宋相较,正复相似。今读其诗,安能已于感慨乎!”(6)均属以陆游的爱国诗词作为激发民族抗争之心的精神食粮,倡导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行动中。

(16)、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7)、《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8)、酒兴来时我把桥边酒家的酒都买光;长长的酒瓶,把大车全都堆满。

(19)、诗中他说:我知道我死去以后,人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但是还是为没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痛心。当王师收复中原失地时,不要忘记告诉黄泉之下的我。

(20)、陆游因与秦桧的孙子一同参加考试,排在其前,被秦桧除名。

4、陆游的诗句爱国诗句有哪些

(1)、(25)佚名《读放翁集》,《红醪》1938年第1卷第1期。

(2)、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3)、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4)、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5)、(14)叔东《从陆放翁底诗中说到他的爱国思想》,《安乡旅省同学会会刊》1936年创刊号。

(6)、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7)、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8)、诗人陆游,生平事迹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他是爱国诗人、将军诗人,戎马一生,诗作万首。《示儿》是他的“遗嘱”,想象自己死后“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欢乐场景,告诫自己的子孙到那时千万不要忘了与自己分享胜利的喜悦。所以,这首诗虽然属于“想象”,但更可以归入“展望”。

(9)、无论处境如何,陆游一生都热爱祖国,他的爱国诗词感情真挚,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国担责,报效祖国,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10)、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11)、上上周,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飞花令犹在耳边,我也在今天的诗词会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

(12)、诗友们,陆游最经典的10首诗词,你更爱哪一首呢?

(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4)、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1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17)、这事发生后,对陆游的影响是,他被罢官了。对别人来说是一个挫折,可对陆游来说,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利益永远微不足道,正像他诗句中说到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后,陆游在朝廷中起起落落,往往都跟他喜欢提北伐这样的话题有关。四十二岁时,他担任镇江通判,力劝爱国将领张浚北伐,又被冠以“力说用兵”的罪名罢官,长达四年的闲居生活开始了。

(18)、但陆游却没有这么想,他以一个匹夫的身份去想着“为国戍轮台”的大任,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19)、陆游写下这句诗的时候,中原已经落入金人手中六十余年了,中原人民在今人的铁骑下被压迫被剥削,他们日日以泪洗面,心中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早日出师北上,收复中原。可一年又一年,人们望眼欲穿,还是没有等来南宋的军队。

(20)、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5、陆游的爱国诗词句

(1)、对于死去后无法在史书里流传千年,我感到很羞耻,但是我始终有着雄心壮志,想着消灭胡虏来报答天子。现在来到汉水边从军,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能把秦国消灭。难道我泱泱大国,就没有人能把敌人赶出边关。

(2)、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3)、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4)、    经典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核心。陆游在抗战时期的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再一次证明文学经典在延续民族历史方面的重要价值。对于这种民族生死存亡时期广大学者和普通民众对陆游的认同及相关言论似不宜完全按照学术水准的高低去衡量。这些文章并非全部出自学者之手,其中有很多普通民众,其撰写的目的也并非探讨学术。但不论其学术价值高低如何,其在普及陆游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批判苟且偷安的社会风气等方面显然是颇有贡献的。这也证明,优秀的文学经典作品其影响往往不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具有引领文化思想潮流的价值,具有思想史方面的意义。时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总结像陆游这样优秀作家的伟大贡献,研究陆游在后世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5)、(35)黎晋伟《悼张自忠将军:集陆放翁句》,《明灯》1940年第1卷第11期。

(6)、(3)金易《介绍另一个爱国诗人——陆放翁》,《十日》1932年第3卷第46期。

(7)、最高洁的梅花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公元1210年1月26日是除夕,陆游走到了85岁生命尽头。他的子孙团团围聚在他的床边。此时此刻,他唯一放不下的不是个人的名利,也不是子孙的家业,而是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中的国家。在他临死前,留下了这一生中最后一首诗《示儿》

(9)、最悲怆的爱国词: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11)、即使两个人还相爱,即使心中情意万千,可再也回不去了。

(12)、一直到46岁时,陆游才重新起用,此时做了非常大胆的举动,毛遂自荐,写了长信给长官王炎,王炎也是抗金将领,邀请他来任职……这一年他四十八岁。他终于投笔从戎到前线去。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这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到了晚年看到墙上挂的征衣,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段驰骋疆场的时光。

(13)、本文原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感谢郑永晓老师授权发布。

(14)、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品德的象征,它不惧风寒,傲然开放。

(15)、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6)、让我们用著名学者梁启超的诗来评价陆游的一生吧: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国家》音乐起

(1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8)、在临终的时候,诗人交代给儿子的,不是家事,而是国事。他这一生最为遗憾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国家的统一。

(19)、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20)、在乾道八年十月,王炎被召回朝廷。他在南郑做的事就是筹备北伐,准备就绪时,被调回临安,表面升官,实际上是临阵换将,这是一种信号,朝廷对金用兵的决心动摇了。不久,王炎被罢官,陆游也被撤回,来到成都。他深知这次被调离前线,可能一生不会再有上前线的机会了。一腔热情或许没有机会了挥洒了。悲愤中写下《关山月》:(课件出示:

(1)、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2)、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